尿潴留不治疗可能导致膀胱功能永久性损伤、引发反复尿路感染、形成膀胱结石、造成肾积水甚至肾功能衰竭、严重时出现尿源性败血症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膀胱功能永久性损伤:长期尿潴留会使膀胱壁肌肉过度拉伸,失去弹性与收缩能力。膀胱内压力持续升高,逼尿肌代偿性增生后最终失代偿,导致排尿功能无法恢复。即使后期解除梗阻,膀胱可能仍无法正常排空尿液,需长期依赖导尿或手术治疗。
2.引发反复尿路感染:尿液滞留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,尤其合并残余尿增多时,病原体易逆行感染膀胱及上尿路。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可进展为慢性膀胱炎或肾盂肾炎,抗生素治疗效果逐渐下降,最终导致尿脓毒症等危急情况。
3.形成膀胱结石:尿液长期滞留导致矿物质沉积,与脱落上皮细胞结合形成结石。结石进一步堵塞尿道或摩擦膀胱黏膜,加重排尿困难及血尿。较大结石需手术取出,若合并感染可能引发脓尿或膀胱穿孔。
4.造成肾积水甚至肾功能衰竭:膀胱高压使尿液反流至输尿管和肾脏,肾盂内压力持续升高导致肾实质萎缩。早期为单侧肾积水,晚期双侧肾脏受累后出现少尿、电解质紊乱,最终发展为不可逆的尿毒症,需终身透析或肾移植。
5.严重时出现尿源性败血症:尿路感染未控制时,细菌及毒素通过破损的尿路上皮进入血液,引发寒战、高热、低血压等全身炎症反应。病情进展迅速,可能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,死亡率显著升高,需紧急抗感染及生命支持治疗。
出现排尿困难或下腹胀痛需立即就医,避免憋尿或自行服用利尿药物。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尿量及肾功能指标,导尿操作需无菌规范以防感染。慢性尿潴留患者应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,评估残余尿量及肾脏形态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