肋骨骨折可通过疼痛定位与呼吸相关加重、局部肿胀或皮下淤血、异常骨擦音或骨擦感、胸廓挤压试验阳性、影像学检查确认等方式判断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疼痛定位与呼吸相关加重:肋骨骨折后,疼痛通常集中在受伤部位且随深呼吸、咳嗽或体位变动明显加剧。由于肋骨参与胸廓运动,呼吸时断端摩擦会刺激周围神经,导致特征性刺痛。
2.局部肿胀或皮下淤血:骨折处因软组织损伤和毛细血管破裂,可能出现肿胀、瘀青或皮下血肿。触诊时局部皮肤温度可能升高,伴随明显压痛,提示骨折周围炎症反应。
3.异常骨擦音或骨擦感:移动患侧肢体或深呼吸时,骨折断端相互摩擦可能产生细微的骨擦音,触诊可感知不规则骨面移动。此体征需谨慎操作,避免加重损伤。
4.胸廓挤压试验阳性:双手前后或左右轻压胸廓,若骨折处出现剧痛则为阳性。该试验通过间接压力传导判断肋骨连续性是否中断,但需排除其他胸壁损伤。
5.影像学检查确认:X线可显示多数肋骨骨折,但对无移位裂纹骨折可能漏诊。CT能清晰呈现骨折线及是否合并血气胸,是确诊的关键依据。
肋骨骨折需避免剧烈活动或盲目按压患处,防止断端移位损伤肺脏。早期冷敷减轻肿胀,后期可遵医嘱使用胸带固定。若出现呼吸困难、咯血等症状,提示可能并发内脏损伤,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