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病毒性腹泻需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、调整饮食减轻肠道负担、注意臀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、避免滥用抗生素加重病情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:病毒性腹泻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,口服补液盐是首选方法。轻度脱水时每10分钟喂5-10mL补液盐,持续4-6小时。若出现尿量减少、口唇干燥等中度脱水症状,需立即就医静脉补液。母乳喂养婴儿可增加哺乳频率,配方奶喂养者可短暂稀释奶粉浓度。
2.调整饮食减轻肠道负担:腹泻期间继续喂养能维持肠道功能,但需减少单次进食量。母乳婴儿按需哺乳,避免添加辅食。已添加辅食的婴儿暂停高糖、高纤维食物,选择米汤、米糊等低渣饮食。腹泻缓解后3-5天逐步恢复常规饮食,避免乳糖不耐受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。
3.注意臀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:频繁水样便刺激易引发尿布皮炎。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,轻拍晾干后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霜。避免使用湿巾擦拭,选择透气棉质尿布并勤更换。出现皮肤红肿溃烂时,可局部使用抗菌药膏预防感染。
4.避免滥用抗生素加重病情:病毒性腹泻无需抗生素治疗,错误使用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。蒙脱石散可短期吸附病毒毒素,益生菌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。发热超过38.5℃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,但止泻药可能抑制肠道蠕动,不推荐婴幼儿使用。
5.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: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未缓解,或出现血便、持续呕吐、高热不退、精神萎靡、眼窝凹陷等症状,需紧急送医。6月龄以下婴儿病情进展快,24小时内未排尿需警惕重度脱水。就医时携带新鲜大便样本,便于检测轮状病毒等病原体。
病毒性腹泻具有传染性,护理前后需严格洗手。患儿餐具、玩具应每日煮沸消毒,避免与其他人共用餐具。恢复期肠道功能较弱,2周内不宜接种疫苗。保持室内通风,排泄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