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娩时需保持情绪稳定、配合医护人员指导、合理调整呼吸节奏、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、选择舒适体位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保持情绪稳定:紧张或恐惧可能引发体内激素紊乱,导致宫缩乏力或产程延长。可通过正念冥想、家人陪伴等方式缓解焦虑,避免过度消耗体力。
2.配合医护人员指导:产科团队会根据胎心监测、宫缩强度等数据给出专业建议。盲目用力可能导致会阴撕裂或胎儿窘迫,需严格遵循分娩阶段的操作指令。
3.合理调整呼吸节奏:腹式呼吸能缓解疼痛并促进胎儿下降,浅而快的呼吸易引发缺氧。宫缩间歇期深呼吸储备体力,宫缩时采用拉玛泽呼吸法控制节奏。
4.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:分娩消耗大量体液和热量,脱水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。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功能性饮料,进食易消化食物如粥类维持血糖稳定。
5.选择舒适体位:仰卧位可能压迫下腔静脉影响胎盘供血,可尝试侧卧、跪姿或使用分娩球。体位调整需结合胎方位和产力情况,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。
分娩过程中需关注体温变化,防止因出汗过多导致着凉。衣物宜宽松透气,产房温度维持在26℃左右。疼痛剧烈时可申请非药物镇痛,但需评估对产程的影响。监测出血量及羊水性状,异常情况立即处理。产后尽早进行母婴皮肤接触,促进子宫复旧和初乳分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