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出现拉肚子时,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需结合症状、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估。细菌性腹泻通常伴随发热、腹痛、粪便带黏液或血丝,且可能突然发作。若宝宝精神状态差、持续高烧或便检显示白细胞升高,细菌感染的可能性较大。
细菌性腹泻常见病原体包括沙门氏菌、志贺氏菌或大肠杆菌等,多因饮食不洁或接触污染源引起。观察粪便性状很重要:细菌感染时,粪便可能呈绿色、带有腥臭味或脓血。血常规检查中C反应蛋白CRP或降钙素原PCT升高,粪便培养检出致病菌可确诊。若宝宝近期有生食、外出就餐或接触腹泻患者史,更需警惕细菌感染。
护理期间需注意补液防脱水,优先口服补液盐。避免滥用抗生素,需遵医嘱使用。母乳喂养可继续,但母亲饮食需清淡;奶粉喂养可暂时换无乳糖配方。密切监测体温、尿量及精神状态,若出现嗜睡、眼窝凹陷、尿少等脱水表现,或症状超过48小时未缓解,需立即就医。粪便样本应尽快送检,避免污染。日常注意手卫生,餐具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