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引起的咳嗽通常由病毒引起,治疗重点在于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。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药物干预,但可通过对症护理加速恢复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,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因。
缓解感冒咳嗽可从多方面入手。保持充足休息和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,减少喉咙刺激。温热的蜂蜜水、梨汤或姜茶能舒缓咽喉不适,但一岁以下婴儿不宜食用蜂蜜。室内使用加湿器或蒸汽吸入可湿润气道,减轻干咳。若痰液黏稠,可考虑服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;刺激性干咳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,但需避免滥用。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。
注意事项包括避免接触冷空气、烟雾等刺激物,防止咳嗽加重。自行用药需谨慎,尤其是儿童、孕妇及慢性病患者应遵医嘱。若咳嗽超过两周、伴随高热、胸痛、呼吸困难或血痰,可能提示肺炎、支气管炎等并发症,需立即就医。糖尿病患者慎用含糖止咳偏方,高血压患者需注意复方感冒药中的伪麻黄碱成分。日常加强锻炼、均衡饮食和接种流感疫苗有助于预防感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