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中耳炎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病情选择药物,常见药物包括抗生素、滴耳液、解热镇痛药等。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通常需使用抗生素,如阿莫西林或头孢类;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治疗为主。具体用药需由医生诊断后决定,避免自行用药。
中耳炎分为急性与慢性,用药方案有所不同。急性中耳炎若由细菌感染引起,医生可能开具口服抗生素,疗程通常为7-10天。若鼓膜完整且无穿孔,可使用酚甘油滴耳液缓解疼痛;若鼓膜已穿孔,则需改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滴耳液。伴有发热或疼痛时,可配合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止痛。慢性中耳炎可能需长期治疗,包括抗生素、激素类滴耳液,甚至手术干预。过敏性因素导致的中耳炎需结合抗过敏药物。
使用药物时需严格遵循医嘱,尤其是抗生素不可随意停药或减量。滴耳液使用前需清洁外耳道,药液温度应接近体温,避免刺激。注意观察是否有药物过敏反应,如皮疹、肿胀等。避免让患儿接触二手烟或用力擤鼻涕,以防加重病情。游泳或洗澡时防止耳道进水。若症状无改善或出现耳流脓、听力下降等,需及时复诊。平时增强体质、预防感冒可降低中耳炎复发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