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菌性食管炎的症状包括吞咽疼痛、吞咽困难、胸骨后灼烧感、恶心呕吐、食欲减退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吞咽疼痛:真菌性食管炎患者常在进食时感到咽喉或胸骨后明显疼痛,疼痛可能呈持续性或间歇性,尤其在吞咽固体或热饮时加重。疼痛源于真菌侵袭食管黏膜引发炎症反应,黏膜糜烂或溃疡导致神经末梢敏感。部分患者可能误以为是咽喉炎,但疼痛位置较深且与进食相关。
2.吞咽困难:由于真菌感染导致食管黏膜水肿、糜烂或假膜形成,食物通过食管时阻力增大。轻者仅感食物下行缓慢,重者可能出现完全梗阻感,甚至流质饮食也难以咽下。症状常渐进性加重,需警惕食管狭窄等并发症。
3.胸骨后灼烧感:患者主诉胸骨后区域有烧灼样不适,类似胃食管反流,但多与吞咽动作无关。真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及局部炎症刺激食管黏膜,引发类似心绞痛的放射痛,需结合其他症状鉴别。
4.恶心呕吐:真菌性食管炎可能引发胃部反射性痉挛,导致恶心或干呕,呕吐物中偶见白色絮状物真菌菌丝。长期呕吐可能进一步损伤食管黏膜,形成恶性循环。
5.食欲减退:因进食伴随疼痛或吞咽障碍,患者常主动减少摄食,导致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。长期食欲不振可能掩盖原发病,需结合内镜检查明确诊断。
真菌性食管炎需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或抑酸药物加重病情。内镜检查是确诊关键,治疗期间应保持口腔卫生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合并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