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冒确实可能引起咽炎滤泡。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的感冒,常导致咽部黏膜充血、肿胀,刺激淋巴滤泡增生,形成咽炎滤泡。这种情况在急性或慢性咽炎中均可能出现,尤其当感冒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及时时,滤泡增生可能更为明显。
感冒时,病原体侵入上呼吸道,直接刺激咽部淋巴组织。淋巴滤泡作为免疫防御的一部分,会因炎症反应而增生,表现为咽后壁颗粒状突起。若感冒伴随细菌感染,如链球菌,可能加重咽炎症状,滤泡增生更显著。慢性咽炎患者因长期炎症刺激,滤泡可能持续存在,甚至形成鹅卵石样外观。鼻塞导致的张口呼吸、干燥空气或吸烟等因素,也可能加剧咽部刺激,促进滤泡形成。
感冒期间需注意避免过度用嗓、接触刺激性气体或粉尘。多饮水、保持室内湿度有助于缓解咽部不适。若咽痛持续或加重,伴随发热、脓性分泌物,应及时就医排查细菌感染,必要时使用抗生素。慢性咽炎滤泡通常无需特殊治疗,但反复发作者需排查鼻窦炎、胃食管反流等诱因。避免自行用器械刮除滤泡,以免损伤黏膜。日常增强免疫力、减少感冒频率,是预防咽炎滤泡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