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体共有12对(24根)肋骨,左右对称分布,构成胸廓的主要骨性结构。肋骨与胸椎、胸骨共同形成保护心肺等重要器官的屏障,同时参与呼吸运动的机械支撑。每根肋骨通过肋软骨与胸骨相连,其中第1-7对为真肋,第8-10对为假肋,第11-12对为浮肋,这种分类基于肋骨与胸骨的连接方式差异。
肋骨的结构具有明显的生物学适应性。真肋直接与胸骨相连,形成稳定的胸廓前壁;假肋通过上位肋软骨间接连接胸骨,增加胸廓弹性;浮肋末端游离于腹壁肌肉中,为膈肌活动提供空间。肋骨形态呈扁平弓状,内部富含骨髓,具有造血功能。肋骨骨折在胸部创伤中较为常见,但浮肋因位置靠下且活动度大,损伤概率相对较低。约8%人群存在颈肋变异,可能压迫臂丛神经导致临床症状。
临床评估肋骨需注意个体差异。肋骨数量异常如13对或11对属于罕见变异,通常无病理意义。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非外伤性肋骨骨折,需结合骨密度检测判断。影像学检查中,肋软骨不显影可能被误诊为肋间隙增宽。肋骨骨膜炎好发于长期咳嗽者,表现为局部压痛。儿童肋骨柔韧性较好,外伤后更易发生青枝骨折而非完全断裂。肋骨活检需避开肋间血管神经束,通常选择后外侧入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