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内射精后怀孕的几率取决于多种因素,在女性排卵期前后进行无保护性行为时,怀孕概率最高可达20%-30%。若避开排卵期或采取其他避孕措施,概率会显著降低,但并非完全为零。
怀孕的发生需要精子和卵子成功结合,女性排卵期是受孕的关键窗口。通常排卵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间阶段以28天周期为例,排卵日约在第14天,精子在女性体内可存活2-5天,卵子存活约12-24小时。排卵前后5天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均可能怀孕。年龄、生育能力、健康状况等因素也会影响受孕几率。例如,20-30岁女性生育力较强,而35岁以上女性受孕概率逐渐下降。男性精子质量、女性输卵管通畅性等因素同样至关重要。
即使不在排卵期,体内射精仍存在意外怀孕的风险,因为月经周期可能因压力、疾病或激素变化而提前或推迟。紧急避孕药可在事后72小时内降低怀孕风险,但效果随服用时间延迟而减弱,且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手段。长期避孕建议选择避孕套、短效避孕药、宫内节育器等更可靠的方法。若计划怀孕,可通过基础体温监测、排卵试纸或超声检查精准测算排卵时间。反之,若无生育需求,务必采取科学避孕措施,避免依赖安全期或体外射精等低效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