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油性分泌物较多的情况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。部分人群的皮脂腺分泌旺盛,耳道内耵聍腺分泌的油脂较多,容易形成油性耳垢,这种体质特征确实存在家族聚集现象。基因可能影响皮脂腺的活跃程度,导致耳道分泌物性状的差异。
油耳的形成主要与耵聍腺类型相关。亚洲人群中约10%-20%属于湿性耵聍油耳,而欧美人群比例更高,这与ABCC11基因的遗传变异密切相关。该基因同时影响腋下汗腺分泌,因此油耳人群通常伴随体味较重的情况。除遗传外,环境湿度、饮食习惯或局部炎症也可能暂时改变耳垢性状,但体质性油耳通常是持续存在的特征。
日常护理油耳需避免过度清洁,棉签掏耳可能将分泌物推入耳道深处。建议定期用生理盐水软化清理,或由专业医生处理。若伴随瘙痒、红肿或听力下降,需排查真菌感染或湿疹等继发问题。油耳本身不属于疾病,但需注意与病理性耳漏区分。有家族史者可通过基因检测了解遗传倾向,但无需特殊干预。保持耳道干燥、避免频繁刺激是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