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石脂在传统医学中确实可用于治疗烫伤。这种矿物类中药具有收敛止血、生肌敛疮的功效,对外伤性创面包括轻度烫伤有一定治疗作用。其高岭土样成分能形成保护层,减少组织液渗出,促进创面干燥结痂。
赤石脂治疗烫伤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物理特性和药理活性相关。作为硅酸盐类矿物,其细腻粉末能吸附创面渗出液,形成物理屏障防止感染。所含的氧化铁等成分具有轻微抗菌作用,而铝元素则有助于收敛血管。使用时通常与寒水石、冰片等配伍,研磨成极细粉末后麻油调敷,既能降温止痛,又可避免粉末脱落。临床观察显示,对Ⅰ-Ⅱ度小面积烫伤,合理使用可缩短愈合周期约3-5天,但对深Ⅱ度以上创面效果有限。明代《本草纲目》已有记载其疗火疮的用法,现代研究证实其能降低创面炎症因子IL-6的表达水平。
使用赤石脂处理烫伤需严格把握适应症。仅适用于未破溃的轻度烫伤,大面积或深度烫伤必须立即就医。外敷前需用生理盐水彻底清洁创面,避免与磺胺类药物同用以防结晶尿。粉末需经120目过筛灭菌,油膏厚度不超过2毫米,每日换药时观察有无过敏红斑。孕妇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,误服可能导致铝中毒。保存时需防潮结块,配伍黄柏等药物可增强抗感染效果。现代烧伤膏普遍含有更好成分,传统用法应遵医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