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梗塞的护理措施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、保持呼吸道通畅、预防压疮发生、进行肢体康复训练、加强心理疏导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密切监测生命体征:脑梗塞后可能出现血压波动、心律失常等情况,需定时测量血压、脉搏、呼吸及体温。观察意识状态变化,及时发现病情恶化迹象。若出现呕吐、头痛加重或瞳孔不等大,需立即处理。监测血氧饱和度,防止低氧血症加重脑损伤。记录出入量,维持水电解质平衡。
2.保持呼吸道通畅:脑梗塞患者可能因吞咽困难或意识障碍导致误吸。抬高床头30度,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阻塞。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,必要时吸痰。给予氧气支持,确保血氧浓度正常。对于严重呼吸困难者,需考虑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。
3.预防压疮发生:长期卧床易导致局部皮肤受压坏死。每2小时翻身一次,避免骨突处持续受压。使用气垫床或减压敷料保护骶尾部、足跟等部位。保持皮肤清洁干燥,及时更换潮湿床单。每日检查皮肤有无发红或破损,早期处理避免感染。
4.进行肢体康复训练:早期康复可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。被动活动患侧肢体,每日3-4次,每次10-15分钟。逐渐过渡到主动训练,如握球、抬腿等。坐位平衡训练后尝试站立和步行。配合针灸或推拿促进血液循环。避免过度疲劳,循序渐进调整强度。
5.加强心理疏导:脑梗塞患者常因功能障碍产生焦虑或抑郁。耐心倾听诉求,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。鼓励参与康复计划,增强信心。家属需配合营造积极氛围,避免负面情绪影响恢复。必要时请心理专业人员介入干预。
脑梗塞护理需注意饮食调理,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,避免呛咳。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评估恢复情况。严格控制血糖和血脂,减少复发风险。家属应学习基本护理技能,配合医疗团队完成长期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