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或过量服用冬虫夏草确实存在砷中毒的风险。冬虫夏草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富集环境中的砷元素,尤其野生品种因土壤污染导致重金属含量较高。人工培育的冬虫夏草虽砷含量相对可控,但若加工不当仍可能残留超标。
冬虫夏草的砷含量与产地、培育方式密切相关。部分高原地区采集的野生冬虫夏草砷含量可达1.5-9.0mg/kg,超过食品安全限值。砷在体内蓄积会损害肝脏、肾脏及神经系统,慢性中毒表现为皮肤角化、色素沉着,严重时诱发癌症。传统中医认为冬虫夏草需经炮制减毒,但现代检测发现某些炮制工艺无法完全去除重金属。消费者需警惕宣称纯天然的野生产品,其潜在风险更高。
使用冬虫夏草前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,要求商家提供重金属检测报告。每日摄入量建议不超过3克,连续服用不宜超过两个月。孕妇、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使用。出现恶心、腹痛等不适症状需立即停用并就医。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将冬虫夏草列为风险监测重点,消费者可查询相关安全警示。合理认识其药用价值与潜在风险,避免盲目进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