链球菌感染可能引发风湿热、急性肾小球肾炎、中耳炎、肺炎、败血症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风湿热:链球菌感染后,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可能攻击心脏、关节和皮肤,导致心脏瓣膜损伤、关节肿痛及皮下结节。症状包括发热、游走性关节炎和环形红斑,严重时可能造成永久性心脏病变。
2.急性肾小球肾炎:链球菌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沉积于肾脏,引发炎症反应。表现为血尿、蛋白尿、水肿和高血压,多数患者可恢复,少数可能进展为慢性肾病。
3.中耳炎:链球菌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,引起化脓性炎症。常见症状为耳痛、听力下降和发热,婴幼儿多发,反复感染可能导致鼓膜穿孔或听力障碍。
4.肺炎:链球菌直接侵袭肺部组织,导致肺泡炎症和渗出。症状包括高热、咳嗽、胸痛和呼吸困难,严重时可出现脓胸或呼吸衰竭。
5.败血症:链球菌进入血液并大量繁殖,引发全身性感染。表现为寒战、高热、低血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,病情凶险需紧急救治。
链球菌感染后需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用药。根据症状选择针对性检查,如血液培养或影像学评估。治疗期间注意休息,补充营养,监测体温和尿量变化。预防措施包括保持个人卫生,避免接触感染者,高危人群可考虑预防性干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