肋骨骨折后遗症包括慢性胸痛、呼吸功能受限、骨折愈合不良、肋间神经痛、胸廓畸形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慢性胸痛:肋骨骨折后局部软组织损伤或骨痂形成过程中可能刺激周围神经,导致长期隐痛或刺痛,尤其在咳嗽、深呼吸或体位变动时加重。疼痛持续时间与骨折严重程度及个体修复能力有关,部分病例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。
2.呼吸功能受限:骨折后因疼痛抑制胸廓扩张,肺通气量减少,可能引发限制性通气障碍。长期浅表呼吸易导致肺不张或肺部感染,严重时影响血氧交换,出现活动后气促等症状。
3.骨折愈合不良:多根肋骨骨折或错位明显时,局部血供不足或频繁活动可能延迟愈合,形成假关节。愈合不良可能进一步引发异常摩擦感或继发性损伤,需影像学评估确认。
4.肋间神经痛:骨折端移位或瘢痕组织压迫肋间神经,表现为沿肋骨走向的放射性灼痛或麻木感。症状可能间歇性发作,寒冷或劳累后加剧,部分需药物或物理干预缓解。
5.胸廓畸形:严重多发性骨折可能破坏胸壁结构稳定性,愈合后出现局部凹陷或隆起,影响外观及呼吸肌协调运动。畸形严重者可能需手术矫正以恢复功能。
肋骨骨折后需避免剧烈运动或过早负重,防止二次损伤。定期复查影像以监测愈合进展,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。合理使用胸带固定,但需注意避免过度限制呼吸。饮食应补充钙质及蛋白质,促进骨修复。出现发热、咳痰等感染迹象需立即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