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病率确实存在性别差异,女性比男性更易患病。这一现象与女性特有的生理特点、激素变化以及妊娠等因素密切相关。
女性患血栓性静脉炎的风险较高,主要与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。口服避孕药、激素替代疗法以及妊娠期间,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,可能增加血液凝固倾向,导致静脉血栓形成。女性骨盆结构较宽,可能影响下肢静脉回流,进一步增加血栓风险。妊娠期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,也是诱发深静脉血栓的常见原因。相比之下,男性虽然也可能因久坐、外伤或手术等因素患病,但激素相关的影响较小。
预防血栓性静脉炎需注意避免长期静止不动,尤其是久坐或卧床时,应定期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。女性在服用含雌激素药物前应咨询医生,评估血栓风险。妊娠期及产后需格外关注下肢肿胀、疼痛等症状,必要时穿戴弹力袜或接受抗凝治疗。高风险人群,如肥胖、吸烟或有家族血栓病史者,更应加强预防措施。若出现疑似症状,如局部红肿、压痛或静脉条索状硬结,应及时就医,避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