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性首次遗精通常发生在青春期,年龄范围在12-15岁之间,但个体差异较大,早至10岁或晚至18岁均属正常。这一现象与睾丸发育、激素水平变化密切相关,是生殖系统成熟的自然标志之一。
青春期启动后,下丘脑-垂体-性腺轴激活,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增加,刺激睾丸产生睾酮和精子。当精液在精囊和前列腺中积累到一定量时,可能通过睡眠时的自发排精释放,称为梦遗。首次遗精时间受遗传、营养、环境等因素影响,肥胖或营养不良可能延迟发育,而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也可能使青春期启动年龄略有提前。
需注意,遗精频率和量因人而异,每月1-5次属常见范围,过度频繁如每日发生或伴随疼痛、尿道分泌物异常需就医排查炎症或激素紊乱。初次遗精后应加强生理卫生教育,选择透气内裤,避免过度刺激。家长需以科学态度引导,避免青少年因误解产生焦虑。若16岁后仍无任何青春期体征如睾丸增大、阴毛生长,建议内分泌科评估是否存在发育迟缓。总体而言,首次遗精是正常生理过程,无需特殊干预,但需关注伴随症状以排除潜在健康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