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排卵期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间阶段,具体为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。以28天为标准周期计算,排卵日多在周期的第14天,排卵期则涵盖排卵日前5天和后4天,共10天左右。这一阶段是女性生育能力最强的时期,卵子从卵巢释放后可在输卵管存活12-24小时,而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可存活2-3天,因此排卵期前后同房受孕概率较高。
排卵期的计算需结合个体月经周期特点。周期规律的女性可通过日历法推算,例如30天周期者排卵日约为第16天。但周期不规律者需结合基础体温、宫颈黏液观察或排卵试纸辅助判断。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因孕激素作用会上升0.3-0.5℃,宫颈黏液则变得清澈、弹性增加,类似蛋清状。部分女性可能出现排卵痛或轻微出血,这些生理信号可帮助识别排卵期。
需注意,排卵期并非绝对固定,压力、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可能导致提前或延后。安全期避孕法失败率较高,因精子存活时间及排卵波动性难以精准预测。有生育需求者可在此阶段增加同房频率,但每日同房可能降低精子质量,建议隔日为宜。反之,若无生育计划,需采取可靠避孕措施。若月经周期长期紊乱或排卵异常,建议就医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潜在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