盆腔炎导致不孕的几率约为10%-15%,具体风险取决于炎症的严重程度、治疗及时性以及是否引发输卵管粘连等并发症。盆腔炎是女性生殖系统感染引起的炎症,若未及时干预,可能对生育能力造成长期影响。
盆腔炎引发不孕的主要机制与输卵管损伤有关。病原体上行感染可能导致输卵管黏膜充血、水肿,进而形成粘连或阻塞,阻碍精卵结合。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转为慢性后,反复炎症刺激会进一步增加输卵管功能障碍的风险。盆腔粘连可能改变卵巢和子宫的解剖位置,影响卵子排出或受精卵着床。数据显示,约20%的急性盆腔炎患者可能发展为输卵管性不孕,若多次发作,风险可升至40%-60%。
预防和及时治疗是降低不孕风险的关键。出现下腹痛、异常分泌物或发热等症状时,应尽早进行妇科检查,明确诊断后规范使用抗生素。慢性盆腔炎患者需避免劳累、加强营养,定期复查评估输卵管功能。备孕前可通过超声或输卵管造影检查生育力,必要时考虑辅助生殖技术。安全性行为、避免频繁宫腔操作等措施能有效减少盆腔炎发生概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