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列腺钙化和前列腺结石是两种不同的病理现象。前列腺钙化指前列腺组织中钙盐沉积形成的局部硬化灶,通常由炎症愈合或退行性变引起;而前列腺结石则是前列腺腺管或腺泡内形成的固体矿物结晶,多与慢性炎症或尿液反流有关。两者在形成机制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上均有明显差异。
从病理学角度看,前列腺钙化多呈现为散在的点状或片状高密度影,常见于B超检查中,多数无明显症状。前列腺结石则可能形成明确的结石结构,直径较大时可堵塞腺管,引发会阴部胀痛、排尿困难等症状。影像学检查中,结石通常呈现更清晰的强回声团伴声影。约75%的成年男性存在前列腺钙化,这属于常见退行性改变;而结石发生率相对较低,且更易引发临床症状。组织学钙化灶多分布于基质区域,结石则常见于扩张的腺腔内。
区分两者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。体检发现前列腺钙化且无不适症状时,通常无需特殊处理,但需定期复查。若出现排尿异常或疼痛,应进一步排查是否合并结石或感染。饮食上建议控制高草酸食物摄入,保持适度水分补充。影像学检查推荐经直肠超声作为首选,必要时结合CT增强扫描。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,需警惕钙化灶可能成为细菌生物膜的温床。任何治疗决策均需由专业医师根据具体检查结果制定,避免自行用药或过度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