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鼻血是否危险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和持续时间。成年人单次出血量超过500mL或持续出血超过20分钟未止,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,属于危险状况。儿童由于血容量较小,出血量达100-200mL即需警惕。伴有头晕、面色苍白、脉搏微弱等休克症状时,无论出血量多少都应立即就医。
鼻腔血管丰富但表浅,前鼻孔区的克氏区出血占90%以上,通常压迫10分钟可止。后鼻孔出血则可能经咽部流入胃部,容易被低估实际出血量。高血压患者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以及血液疾病患者更易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。反复少量出血超过一周可能提示鼻腔肿瘤、血管畸形等隐匿性疾病,需鼻内镜或CT检查明确病因。统计显示,约60%的成年人有过偶发鼻出血,但仅6%需要专业医疗干预。
止血时应保持坐位前倾,避免血液倒流呛咳。捏住鼻翼而非鼻梁,冷敷前额促进血管收缩。纱布填塞不宜超过24小时,避免引发感染。频繁出血者需检测凝血功能和血压,排除全身性疾病。干燥季节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雾保持鼻腔湿润。若出血伴随视力模糊、剧烈头痛或呕吐,可能涉及颅底骨折等严重创伤,需急诊处理。孕妇因血容量增加更易鼻出血,但通常不会影响胎儿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