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肝炎黄疸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综合措施,包括药物治疗、光疗、营养支持等,严重时需考虑肝移植。早期诊断和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,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。
婴儿肝炎黄疸的病因多样,可能由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、乙肝病毒、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胆道闭锁、α-1抗胰蛋白酶缺乏或胆汁淤积等引起。治疗上,首先需明确病因:病毒感染需抗病毒治疗,胆汁淤积可选用熊去氧胆酸促进胆汁排泄,严重胆道闭锁可能需Kasai手术。光疗是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有效手段,尤其适用于高胆红素血症。营养支持很关键,需选择易消化、富含中链脂肪酸的配方奶,必要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、D、E、K。若发展为肝功能衰竭,需评估肝移植指征。治疗期间需动态监测肝功能、凝血功能及生长发育指标。
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中成药,以免加重肝脏负担;母乳喂养者需评估母乳性黄疸可能,必要时暂停母乳;光疗时注意保护眼睛及生殖器,防止脱水及发热;接种疫苗需根据肝功能调整计划;接触者需做好病毒性肝炎的防护。定期随访至关重要,观察黄疸消退情况、大便颜色及神经发育,警惕胆红素脑病或肝硬化等并发症。家长需保持耐心,治疗周期可能较长,需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与复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