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楝皮是一种传统中药材,来源于楝科植物苦楝或川楝的干燥树皮或根皮,具有杀虫、疗癣、清热燥湿等功效,常用于蛔虫病、蛲虫病及皮肤疥癣等疾病的治疗。
苦楝皮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苦楝素、川楝素等三萜类化合物,这些成分对寄生虫具有显著的麻痹和驱杀作用。在中医理论中,苦楝皮归肝、脾、胃经,能有效清除肠道寄生虫,缓解因虫积引起的腹痛、腹胀等症状。苦楝皮外用可治疗疥疮、湿疹等皮肤问题,其煎汤洗浴或研末调敷能抑制真菌与细菌感染。现代研究也证实,苦楝皮提取物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,但其毒性较强,需严格掌握用法用量。
使用苦楝皮时需特别注意其毒性,过量服用可能导致头晕、呕吐、腹痛甚至肝肾损伤。孕妇、体弱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,儿童用药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。内服宜配伍甘草等药物以减轻毒性,且不宜长期使用。外用时避免接触黏膜及破损皮肤,以防刺激。贮藏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,防止霉变。若出现不良反应,应立即停药并就医。苦楝皮虽有疗效,但需谨慎应用,确保安全性与有效性兼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