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糖高可能是高血糖、慢性肾炎、肾病综合征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、糖尿病等原因造成的。
1.高血糖。通常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引起,会导致体内血糖升高,超出肾脏重吸收糖的能力,然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,导致尿糖含量偏高,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、格列吡嗪片、格列喹酮片等药物治疗。
2.慢性肾炎。发病原因包括感染、免疫系统损伤等,会影响肾功能正常运转,导致体内的葡萄糖无法吸收,会通过尿液排出,同时还伴有乏力、肉眼血尿、尿液泡沫增多等症状,需要遵从医嘱服用氢氯噻嗪片、醋酸泼尼松片、甲泼尼龙片等药物治疗。
3.肾病综合征。如果患有肾病综合征,会出现身体水肿、蛋白尿、体重增加等症状,严重时会影响肾脏正常代谢,导致体内的糖分不能转化吸收,被身体代谢排出,从而引起尿糖升高,需要听从医嘱服用呋塞米片、环磷酰胺片、环孢素软胶囊等药物治疗。
4.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。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,会出现身体消瘦、心慌、手抖等症状,并且会导致身体代谢亢进,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,造成尿糖含量偏多,需要遵医嘱服用丙硫氧嘧啶片、甲巯咪唑片、醋酸地塞米松片等药物治疗。
5.糖尿病。属于代谢性疾病,通常是遗传、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等原因引起,典型症状有多食、多饮、体重下降等,并且会导致体内血糖过高,无法被身体吸收,突破肾糖阈,从而出现尿糖异常,可遵医嘱服用格列齐特片、格列美脲片、格列本脲片等药物治疗。
治疗期间需要调整饮食习惯,不可以吃含糖量较高的食物,比如麦芽糖、甘蔗、果糖等,若病情较严重,需要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