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时维持黄体功能的激素包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、孕酮、雌激素、催乳素和松弛素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:由胎盘绒毛膜合体滋养层细胞分泌,直接刺激黄体继续分泌孕酮和雌激素,确保子宫内膜稳定,为胚胎着床及早期发育提供支持。该激素在妊娠早期浓度迅速上升,8-10周达到峰值,之后逐渐下降。
2.孕酮:黄体分泌的孕酮可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,防止胚胎排出,同时促进子宫内膜腺体分泌营养物。妊娠初期依赖黄体产生,后期由胎盘替代。孕酮水平不足可能导致流产或胚胎发育异常。
3.雌激素:主要由黄体和胎盘分泌,促进子宫增大及乳腺发育,协同孕酮维持妊娠。雌激素水平随妊娠进展持续升高,刺激血管生成,改善胎盘血流供应。
4.催乳素:垂体前叶分泌的催乳素在妊娠期浓度上升,除促进乳腺发育外,还能增强黄体功能,延长其存活时间。催乳素过高可能干扰其他激素平衡。
5.松弛素:由黄体和胎盘分泌,主要作用是软化宫颈结缔组织及松弛骨盆韧带,便于分娩。同时能抑制子宫收缩,间接支持黄体功能。
妊娠期激素水平需通过定期检测评估,异常波动可能提示潜在风险。避免自行服用影响内分泌的药物,发现不适及时就医。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有助于激素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