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性导尿的尿量不应超过1000mL,以避免膀胱压力骤降引发并发症。这一标准基于临床实践和医学研究,旨在平衡患者安全与治疗需求。过量放尿可能导致膀胱黏膜充血、血尿,甚至诱发休克反应,因此需严格控制单次导尿量。
导尿过程中需遵循无菌操作原则,避免尿路感染。导尿管插入前需充分润滑,动作轻柔以减少尿道损伤。对于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狭窄患者,更需谨慎操作,必要时选择较细的导尿管。导尿后需观察尿液性状,若出现血尿、絮状物或患者主诉下腹疼痛,应及时处理。长期尿潴留患者需分次导尿,首次放尿量建议控制在500mL以内,剩余尿液在1-2小时内逐步排出,以减轻膀胱压力变化带来的风险。
导尿前需评估患者病史,包括过敏史、尿道手术史等。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感染,导尿后建议增加水分摄入促进排尿冲洗。操作后24小时内密切监测体温及排尿情况,警惕尿源性败血症。孕妇及儿童导尿需调整导尿管型号,儿童单次导尿量按10ml/kg体重计算。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需制定个体化排尿方案,避免反复导尿造成尿道机械性损伤。导尿器材必须一次性使用,医疗废弃物需按规范处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