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,其具有疼痛、僵硬、关节活动受限、关节畸形、关节摩擦音这五大特征。
疼痛是骨关节炎最为常见的症状。这种疼痛通常在活动时加剧,比如长时间行走、上下楼梯等,因为这些活动会增加关节的负荷。初期可能只是轻微的疼痛,随着病情的发展,疼痛会逐渐加重,甚至在休息时也会感到疼痛难忍。僵硬感也是骨关节炎的典型特征之一,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或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后,关节会像被锁住一样难以活动,不过这种僵硬感在活动一段时间后会有所缓解。关节活动受限是由于关节软骨的磨损、滑膜炎症等因素导致的。患者可能发现自己的关节无法像正常时那样自如地弯曲、伸展或者旋转,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,如穿衣、系鞋带等。关节畸形是骨关节炎发展到较为严重阶段的表现,例如膝关节的内翻或者外翻畸形,这不仅影响外观,更会进一步加重关节的功能障碍。另外,在关节活动时,常常能听到或感觉到关节摩擦音,这是因为关节表面的软骨磨损、骨质增生等原因,导致关节面不再光滑,在活动时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异常声音。
从疼痛的产生机制来看,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软骨遭到破坏,软骨下的骨组织暴露,在活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以及压力刺激神经末梢,从而引发疼痛。同时,关节周围的滑膜组织在炎症的刺激下也会释放出一些炎性介质,如前列腺素等,这些物质会进一步加重疼痛的感觉。僵硬感的出现与关节内的炎症、关节滑液的分泌异常以及肌肉的紧张度有关。在夜间休息或者长时间静止时,关节内的滑液分布不均匀,炎症因子积聚,肌肉处于相对松弛状态,当突然活动时,关节就会出现僵硬的情况。关节活动受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得关节间隙变窄,骨质增生形成的骨赘会阻碍关节的正常活动,而且关节周围的肌肉、韧带等软组织在长期的病变影响下也会发生挛缩和粘连,进一步限制了关节的活动范围。关节畸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关节受力不均,长期的异常应力作用在关节上,导致关节结构发生改变。例如膝关节的内侧间室磨损严重时,就容易出现内翻畸形,而外侧间室磨损严重则可能导致外翻畸形。关节摩擦音的出现预示着关节内部结构的破坏已经较为严重。正常的关节软骨表面光滑,能够在关节活动时起到缓冲和润滑的作用,当软骨磨损后,粗糙的骨面相互摩擦,就会产生摩擦音,这也提示着骨关节炎的病情在不断进展。骨关节炎的这五大特征相互关联,疼痛会导致患者减少关节活动,进而加重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,长期的关节活动异常又会促使关节畸形的发展,而关节畸形又会进一步加剧关节的磨损和疼痛,形成一个恶性循环。对于骨关节炎患者来说,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,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