猩红热症状包括发热、咽痛和扁桃体红肿、草莓舌或杨梅舌、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、皮疹消退后脱屑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发热:猩红热初期常表现为突发高热,体温可达39℃以上,伴随寒战或头痛。发热通常持续2至3天,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加重。发热是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典型反应,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。
2.咽痛和扁桃体红肿:患者咽喉部明显疼痛,吞咽时加剧,扁桃体充血肿胀,表面可能出现白色或黄色渗出物。这一症状与链球菌感染直接相关,需通过咽拭子检查进一步确认。
3.草莓舌或杨梅舌:发病初期舌苔白厚,随病情发展舌乳头红肿隆起,呈现草莓样或杨梅样外观。这一特征是猩红热的典型表现,有助于与其他发热性疾病鉴别。
4.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:皮疹多在发热后1至2天出现,从颈部、胸部开始蔓延至全身,呈细小密集的红色丘疹,按压可暂时褪色。皮疹常伴有皮肤瘙痒,是毒素引起的毛细血管反应。
5.皮疹消退后脱屑:病程后期皮疹逐渐消退,皮肤出现片状脱屑,尤以手掌和脚底为著。脱屑程度与皮疹严重性相关,通常持续1至2周,是疾病进入恢复期的标志。
猩红热具有传染性,发病期间需隔离治疗,避免交叉感染。密切观察体温变化,及时补充水分。皮疹瘙痒时避免抓挠,防止继发感染。抗生素使用需遵医嘱,确保足疗程。恢复期注意休息,加强营养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