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动损伤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、关节活动受限、皮肤瘀青或发红、肌肉无力或僵硬、异常响声或错位感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疼痛肿胀:运动损伤后局部组织受损引发炎症反应,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体液渗出,表现为患处胀痛或刺痛感,触摸时有明显紧绷感。疼痛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,肿胀可能伴随皮温升高,若持续加重需警惕内出血或韧带撕裂。
2.关节活动受限: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或骨骼结构异常会限制正常活动范围,表现为屈伸困难或旋转障碍。常见于半月板损伤、关节囊撕裂等情况,强行活动可能加重损伤并引发剧烈疼痛。
3.皮肤瘀青或发红: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外渗形成瘀斑,初期呈紫红色后逐渐变黄。发红多为急性炎症反应,伴随局部发热感,若范围扩大可能提示深层组织损伤或感染风险。
4.肌肉无力或僵硬:肌肉纤维拉伤或神经受压时收缩功能下降,表现为发力困难或易疲劳。僵硬多因乳酸堆积或肌纤维微断裂,晨起或久坐后症状明显,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行走。
5.异常响声或错位感:关节脱位或肌腱滑脱可能伴随弹响或摩擦音,活动时有卡顿感。错位感常见于肩关节或膝关节,需立即固定避免二次损伤,部分情况需手法复位。
运动后出现不适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冰敷患处,避免揉搓或热敷加重肿胀。48小时内观察症状变化,若持续不缓解或伴随麻木、畸形应就医排查骨折或神经损伤。恢复期遵循循序渐进原则,不可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