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尿道感染是指尿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引发的炎症反应,属于下尿路感染的一种常见类型。该病主要由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逆行感染引起,女性因尿道短且邻近肛门,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。典型症状包括尿频、尿急、排尿灼痛,严重时可出现血尿或下腹痛。
尿道感染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。性生活活跃期女性因机械摩擦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,增加细菌定植风险。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尿道黏膜变薄,防御能力减弱。饮水不足、习惯性憋尿等行为会削弱尿流的冲刷作用,使细菌更容易滞留繁殖。诊断需结合尿常规检查,若发现白细胞酯酶阳性或亚硝酸盐阳性,配合尿培养结果可明确致病菌种类。轻症患者通过喹诺酮类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3-5天多可缓解,反复发作者需排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。
预防尿道感染需重视生活习惯调整。每日饮水量建议维持在1500-2000mL,排尿间隔不超过3小时。性生活后及时排尿有助于冲刷尿道。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洗剂清洁外阴,选择棉质内裤并勤换洗。出现症状后应避免摄入酒精、辛辣食物等刺激物,及时就医规范用药。需注意与阴道炎、膀胱炎等疾病进行鉴别,若治疗3天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发热、腰痛,提示可能进展为上尿路感染,需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