眩晕是一种常见症状,多种疾病都可能引发。内耳疾病、神经系统病变、心血管问题以及代谢异常等均可导致眩晕发作,具体病因需结合伴随症状和医学检查综合判断。
内耳疾病是眩晕最常见的原因之一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因耳石脱落刺激半规管引发短暂眩晕,梅尼埃病则与内淋巴积水有关,伴随耳鸣和听力下降。前庭神经炎由病毒感染前庭神经导致剧烈眩晕,可持续数日。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卒中、多发性硬化或肿瘤压迫前庭神经通路时,也会引发持续性眩晕,常伴随复视、言语不清等神经症状。心血管疾病如低血压、心律失常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,可能因脑部血流不足诱发眩晕。低血糖、贫血或药物副作用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表现为眩晕。
出现眩晕时需密切观察伴随症状。突发眩晕伴随头痛、呕吐或肢体无力需警惕脑卒中,应立即就医。长期反复眩晕合并听力下降建议耳鼻喉科排查内耳疾病。避免突然起身或头部剧烈转动,防止跌倒。记录眩晕发作的诱因、持续时间和频率有助于医生诊断。部分眩晕可通过前庭康复训练缓解,但病因未明时不宜自行用药。定期监测血压、血糖,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减少眩晕发作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