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动力检查主要包括尿流率测定、残余尿量测定、膀胱压力容积测定、尿道压力分布测定、肌电图检查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尿流率测定:通过记录排尿过程中尿流的速度和模式,评估排尿功能是否正常。检查时需要自然排尿至特定容器,设备自动记录尿流率曲线。结果可反映尿道梗阻、膀胱收缩力等情况。尿流率降低可能提示存在排尿障碍,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判断。
2.残余尿量测定:排尿后立即通过超声或导尿测量膀胱内残留的尿量。残余尿量过多可能表明膀胱排空不全,常见于神经源性膀胱或前列腺增生。该检查简单无创,是评估排尿效率的重要指标。
3.膀胱压力容积测定:将导管插入膀胱并注入生理盐水,记录充盈过程中膀胱内压力变化。通过分析压力-容积曲线,判断膀胱感觉、顺应性及收缩能力。压力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反映膀胱功能障碍。
4.尿道压力分布测定:使用特殊导管测量尿道各部位的压力值,了解尿道闭合功能。检查可定位尿道阻力异常区域,如压力过低可能提示尿失禁,过高则可能与梗阻相关。
5.肌电图检查:通过电极记录盆底肌及尿道括约肌的电活动,评估肌肉协调性。检查可发现神经损伤或肌肉异常导致的排尿失调,如逼尿肌-括约肌协同障碍。
检查前需排空膀胱,避免服用影响排尿的药物。检查过程中需放松身体,配合医生指令。部分项目可能引起轻微不适,但通常可耐受。检查后多饮水以减少尿路感染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