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路感染确实可能引起下腹疼痛。这种疼痛通常源于尿道、膀胱或肾脏的炎症刺激,炎症反应会引发局部组织充血、水肿,进而压迫神经末梢产生痛感。下腹疼痛在膀胱炎中尤为常见,当感染波及上尿路时,还可能伴随腰背部放射性疼痛。
尿路感染引发下腹痛的机制与感染部位密切相关。膀胱感染时,炎症刺激膀胱黏膜会导致下腹坠胀或痉挛性疼痛,排尿时可能加重。若感染上行至输尿管或肾脏,疼痛范围可能扩大至侧腹部或后腰部。女性由于尿道较短,细菌更易侵入膀胱,下腹痛的发生率较高。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尿频、尿急、排尿灼热感等症状,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尿或发热。老年或免疫力低下者症状可能不典型,但疼痛仍常见。
出现下腹痛伴随排尿异常时,应及时就医进行尿常规和细菌培养检查。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,以免掩盖病情或导致耐药性。治疗期间需多饮水促进细菌排出,减少咖啡、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摄入。保持会阴部清洁,性生活后及时排尿有助于预防感染复发。糖尿病患者或孕妇等高风险人群更需警惕,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可能提示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,需进一步检查排除结石或梗阻等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