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需要及时干预,通常以抗感染治疗为主,结合对症护理缓解症状。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,儿童感染后常表现为顽固性干咳、发热等,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,同时配合家庭护理促进康复。
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,如阿奇霉素或红霉素,疗程需足量足疗程完成。咳嗽剧烈时可短期使用镇咳药物,但需避免滥用止咳药,以免抑制排痰。若伴随发热,可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热药。保持室内空气湿润,使用加湿器或蒸汽浴缓解气道干燥。多饮温水有助于稀释痰液,饮食宜清淡易消化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咳嗽。
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,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、出现喘息或呼吸困难,需警惕合并其他感染或并发症,及时复诊。避免自行调整抗生素剂量或更换药物,防止耐药性产生。患儿应居家休息,减少外出交叉感染风险。家庭成员需注意手卫生,避免共用毛巾餐具。支原体感染后可能伴随短暂免疫力下降,康复期需保证营养与睡眠,适度补充维生素。疫苗接种如流感疫苗可降低混合感染概率,但需与抗生素治疗间隔足够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