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肺炎住院护理需保持呼吸道通畅、监测体温与病情变化、维持营养与水分摄入、做好消毒隔离措施、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保持呼吸道通畅:肺炎患儿常伴随痰液黏稠或咳嗽无力,需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。若痰液阻塞严重,可采用雾化吸入稀释痰液,必要时使用吸痰器清除分泌物。保持室内湿度在60%左右,避免干燥空气刺激呼吸道。观察呼吸频率与深度,若出现呼吸急促、鼻翼扇动等缺氧表现,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处理。
2.监测体温与病情变化:肺炎患儿易反复发热,需每4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。发热时采用物理降温,如温水擦浴或退热贴,避免捂汗加重不适。观察精神状态、食欲及尿量,警惕嗜睡、烦躁或尿量减少等异常。若出现高热惊厥或呼吸困难加重,需及时就医。
3.维持营养与水分摄入:患儿因发热和咳嗽消耗增加,应少量多次喂食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,如米汤、粥类。鼓励多饮水以稀释痰液并预防脱水,但避免一次过量引发呛咳。母乳喂养婴儿可增加哺乳次数,人工喂养者需调整奶嘴孔径避免呛奶。
4.做好消毒隔离措施:肺炎可通过飞沫传播,患儿需单独安置或与其他患儿保持距离。护理前后严格洗手,餐具、玩具每日煮沸消毒。病房定时通风,避免人员密集探视。分泌物污染的纸巾需密封处理,防止交叉感染。
5.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:保持病房温度适宜,减少噪音刺激。患儿衣着宽松,避免过多包裹影响呼吸。夜间调暗灯光,协助采取半卧位缓解呼吸困难。通过轻柔安抚或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,促进休息。
护理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反应,如抗生素使用后是否出现皮疹或腹泻。避免擅自调整输液速度或停药。出院后定期复查肺部情况,遵医嘱完成疗程。居家期间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,预防复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