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对孕妇存在一定风险,尤其是妊娠期免疫力下降时,可能增加感染概率或加重症状。虽然多数成人症状较轻,但病毒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,尤其在妊娠早期需警惕流产、胎儿畸形等潜在危害。
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,孕妇感染后可能出现发热、口腔溃疡、手足皮疹等典型症状。若病情进展为重症,可能引发心肌炎、脑膜炎等并发症,对母体健康构成威胁。妊娠中晚期感染虽较少直接导致胎儿异常,但高烧可能刺激子宫收缩,增加早产风险。新生儿若在分娩前后接触病毒,可能发生严重感染,需密切监测。
孕妇需避免接触手足口病患者,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、消毒物品。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,避免自行用药。妊娠期定期产检尤为重要,通过超声等检查监测胎儿状况。若周围有流行疫情,建议减少聚集活动,必要时咨询医生评估防护措施。保持均衡营养与充足休息,有助于增强免疫力,降低感染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