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肠套叠需及时就医确诊、禁食并胃肠减压、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、手术干预解除套叠、术后护理预防复发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及时就医确诊:肠套叠属于急症,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或穿孔。患儿出现阵发性哭闹、呕吐、果酱样大便时需立即送医,通过腹部超声或X线检查明确诊断。早期确诊能显著提高非手术治疗成功率,降低并发症风险。
2.禁食并胃肠减压:确诊后需立即禁食以减少肠道负担,同时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。此举可缓解肠管扩张及水肿,避免套叠部位进一步缺血。胃肠减压期间需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,防止脱水或酸碱失衡。
3.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:适用于发病48小时内且无肠坏死迹象的患儿。通过肛门注入气体或钡剂,在影像监视下利用压力推动套叠肠管复位。操作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,复位后需观察24小时确认无复发。
4.手术干预解除套叠:灌肠复位失败或存在肠坏死、穿孔时需紧急手术。开腹或腹腔镜下手动复位套叠肠段,若发现坏死需切除病变肠管并行吻合。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,警惕吻合口瘘或感染。
5.术后护理预防复发:术后逐步恢复饮食,从流质过渡到正常食物。定期复查腹部超声,观察肠道功能恢复情况。避免剧烈运动及肠道感染,减少复发诱因。
出现疑似症状不可自行处理或拖延,必须由专业医疗机构评估。治疗期间严格遵循医嘱,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肠道功能。喂养需循序渐进,注意饮食卫生及腹部保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