矫正型大动脉转位患者可以怀孕,但需在专业医疗团队的严密监测下进行。这类患者的心脏解剖结构异常,虽经手术矫正,妊娠仍可能带来额外风险。是否适合怀孕需根据个体心脏功能、既往手术效果及整体健康状况综合评估,由心脏科与产科医生共同决策。
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特殊类型,主动脉与肺动脉位置互换,但通常伴有心室反代偿。手术矫正后,心脏血流动力学接近正常,但残余问题如心律失常、心室功能减退仍可能存在。妊娠期血容量增加50%,心输出量上升,可能加重心脏负担。若患者术前存在严重肺动脉高压或心室功能障碍,妊娠风险显著增高。孕前需通过超声心动图、运动负荷试验等评估心脏储备功能,必要时调整药物方案。部分抗凝药物需替换为妊娠安全品种,避免胎儿畸形风险。
妊娠全程需由心脏科与高危产科联合随访,每1-2个月评估心功能。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、夜间阵发性端坐呼吸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0%需立即就医。中晚期妊娠可能诱发心力衰竭,需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体重增速。分娩方式优先考虑剖宫产以减少产程中心脏负荷,硬膜外麻醉可降低应激反应。产后72小时仍是心衰高发期,需持续心电监护。母乳喂养需根据心功能分级个体化建议,部分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。严格避孕至心脏功能稳定是再次妊娠的前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