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孕期间患有阴道炎确实可能增加早产的风险。阴道炎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刺激子宫收缩,破坏宫颈屏障,导致胎膜早破或早产。尤其是细菌性阴道病,与早产关联性较强,需引起重视。
阴道炎导致早产的机制主要与病原体上行感染有关。炎症状态下,细菌或真菌产生的毒素和炎症介质可能激活子宫肌层,诱发宫缩。同时,局部免疫反应释放的前列腺素等物质会软化宫颈,促使宫颈管过早缩短。妊娠期常见的细菌性阴道病会使阴道乳酸杆菌减少,致病菌增多,这种微生态失衡可能通过血液或羊膜腔感染影响胎儿。念珠菌性阴道炎虽直接关联性较弱,但若合并其他感染或反复发作,仍需警惕。孕中晚期发生的阴道炎风险更高,因胎儿重量增加会加重盆腔充血,更易发生感染扩散。
确诊阴道炎后应避免自行用药,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妊娠安全的抗感染药物,如局部应用的克霉唑或口服抗生素。治疗期间需监测胎动和宫缩情况,出现异常分泌物增多、腹痛或腰骶坠胀应及时就诊。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,选择棉质透气内衣,避免盆浴和阴道冲洗。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,补充益生菌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。规范产检可早期发现无症状感染,妊娠24周前后可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测。控制血糖对糖尿病孕妇尤为重要,高血糖环境易诱发真菌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