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患有尿道炎确实可能对肾功能造成影响。尿道炎若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及时,炎症可能上行至膀胱、输尿管甚至肾脏,引发肾盂肾炎等更严重的感染,进而损害肾脏结构,导致肾功能下降。慢性炎症持续刺激还可能造成肾脏瘢痕形成,影响其正常过滤和排泄功能,最终发展为慢性肾病。
尿道炎对肾功能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实现。一是细菌逆行感染,病原体经尿道进入膀胱后,可能通过输尿管抵达肾脏,直接破坏肾实质。二是长期炎症导致尿路梗阻,如尿道狭窄或膀胱颈挛缩,引发尿液反流,增加肾盂压力,造成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。尤其对于存在先天尿路畸形、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,尿道炎更易进展为肾功能损害。部分患者早期仅表现为腰酸、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,容易被忽视,待出现水肿、高血压等明显症状时,肾功能可能已显著受损。
预防尿道炎对肾功能的损害需重视三点:及时规范治疗急性感染,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;定期复查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,监测是否有复发或并发症;保持每日充足饮水,避免憋尿。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,育龄期女性应注意性生活卫生。若出现反复排尿不适或腰部隐痛,建议尽早进行肾功能检测和尿培养,必要时行静脉肾盂造影评估尿路状况。日常避免过度劳累,减少辛辣刺激饮食,有助于降低炎症复发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