适合肝移植的肝病包括终末期肝硬化、急性肝功能衰竭、原发性肝癌、先天性胆道闭锁、遗传性代谢性肝病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终末期肝硬化:肝硬化发展到晚期时,肝脏功能严重受损且无法逆转,可能出现腹水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。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,可显著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。手术需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及并发症控制情况,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。
2.急性肝功能衰竭:由药物中毒、病毒感染等引起,病情进展迅速且死亡率高。肝移植能迅速恢复肝功能,挽救生命。手术时机至关重要,需在出现严重脑水肿或多器官衰竭前完成。术后需密切监测排斥反应和感染风险。
3.原发性肝癌: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可通过肝移植根治肿瘤,即单发肿瘤直径不超过5cm或多发肿瘤不超过3个且最大直径不超过3cm。移植后需定期复查以防复发,同时结合辅助治疗降低复发风险。
4.先天性胆道闭锁:多见于婴幼儿,胆汁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肝硬化。肝移植是唯一长期生存方案,最佳手术时机为1岁以内。术后需关注生长发育和免疫抑制管理,部分患儿需二次移植。
5.遗传性代谢性肝病:如威尔逊病、α1-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,肝脏代谢异常可累及全身器官。肝移植能纠正代谢缺陷,阻止疾病进展。术前需全面评估其他器官受损程度,术后代谢功能可恢复正常。
肝移植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,避免感染和排斥反应。定期复查肝功能、血药浓度及影像学检查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供体匹配度和术后护理对长期预后至关重要,患者及家属应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及后续管理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