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臌病是一种以腹部异常积液为主要特征的病症,属于中医术语范畴,现代医学中多与腹水症状相关联。该病症表现为腹腔内积聚过量液体,导致腹部明显膨隆,常伴随其他身体不适。传统医学认为其病因与肝、脾、肾功能失调有关,而现代医学则将其归因于多种疾病引发的病理现象。
水臌病的形成机制复杂,可能由肝硬化、心力衰竭、肾脏疾病或恶性肿瘤等引发。液体潴留源于血液循环障碍、淋巴回流受阻或血浆蛋白降低等因素。中医理论强调气滞、血瘀、水停互为因果,治疗上注重疏通气血、利水消肿。现代医学则通过利尿剂、穿刺引流或病因治疗缓解症状。早期识别尤为关键,若出现腹胀、体重骤增、下肢水肿等症状,需及时就医排查。
诊断水臌病需结合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指标,避免自行用药或依赖偏方。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,保持适度蛋白质补充,监测每日体重变化。严重腹水可能引发呼吸困难或感染,需警惕自发性腹膜炎等并发症。治疗期间应遵循医嘱调整方案,中西医结合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,避免过度利尿导致电解质紊乱。日常护理需注重体位调节与皮肤保护,减少腹压骤变带来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