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脱臼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二次伤害、尽快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复位、复位后固定患处促进恢复、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、适当冷敷缓解肿胀疼痛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立即停止活动避免二次伤害:手部脱臼后关节结构异常,继续活动可能导致周围韧带肌腱进一步损伤。此时应保持患肢静止,用三角巾或绷带临时悬吊固定,避免随意移动关节。脱臼部位可能出现明显畸形或异常活动度,强行活动会加重软组织损伤程度,增加后续治疗难度。
2.尽快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复位:脱臼需在麻醉或镇痛条件下由医师手法复位,自行复位可能造成血管神经损伤。医生会根据X光片判断脱臼类型,采用牵引、旋转等专业手法使关节恢复正常位置。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关节囊挛缩或习惯性脱臼,超过2周未复位则需手术干预。
3.复位后固定患处促进恢复:复位成功后需用支具或石膏固定2-4周,确保关节囊和韧带愈合。固定期间避免负重或剧烈运动,防止再次脱位。腕肘关节脱臼常采用功能位固定,指间关节可用邻指绑缚法。固定时间不足易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,形成陈旧性脱臼。
4.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:拆除固定后需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,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,后期增加抗阻练习。过度保护可能引发关节僵硬,过早负重训练则可能诱发再脱位。康复过程中出现肿胀疼痛需调整训练强度,必要时配合针灸或理疗。
5.适当冷敷缓解肿胀疼痛:急性期48小时内可间隔冷敷患处,每次15-20分钟减轻炎症反应。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,防止冻伤。冷敷仅作为辅助手段,不能替代复位治疗。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。
脱臼后禁止饮酒或服用非医嘱镇痛药物,可能掩盖病情。定期复查确认关节对位情况,出现麻木或皮肤发绀需立即就诊。恢复期保持均衡营养,补充蛋白质和钙质有助于软组织修复。避免同一部位反复受伤,日常活动可使用护具增强关节稳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