咽峡炎患者在发病7天后通常仍具有一定传染性,但传染力会随病程逐渐减弱。病毒性咽峡炎的传染期可持续1-2周,而细菌性咽峡炎在有效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传染性显著降低。具体传染期长短需结合病原体类型、治疗情况及个体免疫力综合判断。
咽峡炎的传染性主要取决于病原体活跃程度。病毒性感染如柯萨奇病毒、腺病毒等,在症状出现后7-10天内仍可能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,尤其在患者仍有发热、咽痛症状时。细菌性感染如A组链球菌,规范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48小时后传染性明显下降,但未规范治疗者可能持续排菌数周。免疫低下人群的病毒排出时间可能延长,儿童患者传染期通常比成人更长。实验室检测可辅助判断,如咽拭子培养阳性或快速抗原检测阳性提示仍具潜在传染风险。
康复期需继续采取防护措施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48小时。避免共用餐具、毛巾等个人物品,咳嗽时用肘部遮挡。密切接触者出现咽痛、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。医疗机构对免疫功能受损患者、孕产妇等高风险人群需延长隔离期。环境消毒应重点处理门把手、玩具等高频接触物品,使用含氯消毒剂或75%酒精。恢复期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肌炎等并发症。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咽拭子有助于评估康复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