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产过程中羊水量不能低于300毫升。羊水过少可能导致胎儿窘迫、脐带受压等风险,影响分娩安全。医学上通常以羊水指数AFI低于5厘米或最大羊水池深度小于2厘米作为诊断羊水过少的临界值,需结合临床评估及时干预。
羊水是维持胎儿生命的重要环境,具有缓冲外力、调节温度、促进肺发育等功能。妊娠晚期羊水主要来源于胎儿尿液,循环代谢保持动态平衡。若羊水量低于正常范围,胎盘功能可能受限,胎儿活动空间减少,易引发宫缩时脐带受压或胎心异常。超声监测是评估羊水量的主要手段,发现不足时需排查胎儿畸形、胎盘早剥或母体脱水等因素。部分情况可通过补液或羊膜腔灌注改善,但严重者需考虑提前终止妊娠。
孕妇需定期产检,关注胎动变化。出现阴道流液、腹痛或胎动异常应立即就医。避免长时间平躺,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胎盘血流。羊水过少时慎用催产素,防止宫缩过强加重胎儿缺氧。临床处理需个体化,综合孕周、胎儿状况及母体条件选择自然分娩或剖宫产。医患充分沟通后制定方案,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