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.9cm的结石能否不通过碎石治疗而自行排出,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。一般而言,直径小于0.5cm的结石自发排出概率较高,但0.9cm的结石属于较大尺寸,自然排出的可能性相对较低。不过,部分患者可能通过药物辅助、增加饮水量及适度运动促进结石移动,最终实现排出,但成功率因人而异,需密切观察。
结石能否排出主要取决于位置、形状及患者生理结构。输尿管的平均直径约为0.3-0.5cm,0.9cm的结石可能卡在输尿管或肾盂处,引发剧烈疼痛、血尿或尿路感染。若结石表面光滑且患者输尿管扩张能力较好,配合药物扩张输尿管、碱化尿液等措施,仍有一定机会排出。但若结石棱角尖锐或存在嵌顿,可能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干预。定期复查超声或CT可评估结石移动情况,避免延误治疗。
注意事项包括密切监测症状变化,如出现持续腰痛、发热或排尿困难,需立即就医,防止肾积水或肾功能损伤。日常需每日饮水2000-3000mL,减少高草酸、高盐饮食,适度跳跃运动可能辅助结石下移。避免盲目依赖偏方或过度运动导致结石移位损伤黏膜。治疗方案应由泌尿外科医生根据影像学结果及个体情况制定,不可自行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