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出现低烧时,家长需保持冷静,先测量体温确认是否在37.3°C-38°C之间。若确认为低烧且精神状态良好,可优先采取物理降温措施,如减少衣物、温水擦拭或贴退热贴,同时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母乳。若伴随异常哭闹、嗜睡等症状,或体温持续超过24小时,需及时就医。
低烧通常是身体对抗感染的正常反应,常见于感冒、疫苗接种后或轻微炎症。居家护理时,保持环境通风,室温控制在24°C-26°C,避免包裹过厚。可每2-3小时复测体温,记录变化趋势。母乳喂养的宝宝可增加喂养频次,补充水分有助于代谢。若使用退热药,必须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,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或成人药物。观察是否出现皮疹、腹泻等伴随症状,这些信息对医生诊断很重要。
注意事项包括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,以免刺激皮肤或引发寒颤。发热期间宝宝可能食欲减退,无需强迫进食,但需预防脱水。夜间需加强体温监测,睡眠中体温可能升高。家长接触宝宝前后应洗手,防止交叉感染。若宝宝有热性惊厥史、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,或未满3个月,体温超过38°C应立即就诊。所有护理行为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切勿依赖网络信息替代专业医疗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