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治需结合临床表现、实验室检查、药物治疗、伴侣管理及随访复查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临床表现:细菌性阴道炎的典型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、呈灰白色或稀薄状,伴有鱼腥味,尤其在性交后加重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外阴轻度瘙痒或灼热感,但约半数感染者无明显不适。诊断时需排除其他阴道炎,如白假丝酵母菌或滴虫感染,避免混淆。
2.实验室检查:确诊需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测,包括胺试验阳性、线索细胞检出及pH值高于4.5。显微镜下观察线索细胞是诊断金标准,必要时可结合培养或分子检测辅助判断。检查前应避免阴道冲洗或用药,以免干扰结果准确性。
3.药物治疗:首选甲硝唑或克林霉素,口服或局部用药均可。甲硝唑疗程通常为5-7天,用药期间需禁酒以避免不良反应。对耐药或复发患者可延长疗程或更换药物,妊娠期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案。
4.伴侣管理:男性伴侣通常无需常规治疗,但反复发作或明确与性接触相关时,可考虑同步用药。避免无保护性行为有助于减少复发风险,同时建议双方共同进行卫生习惯调整。
5.随访复查:完成治疗后若症状持续或复发,需再次就诊评估。部分患者可能需多次治疗或进一步检查排除混合感染。随访期间应记录症状变化,及时调整方案以提高治愈率。
治疗期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,避免过度清洗或使用刺激性产品。穿着透气棉质内裤,减少紧身衣物摩擦。饮食宜清淡,适度补充益生菌可能有助于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。